<span id="pjbtt"></span>

<th id="pjbtt"><output id="pjbtt"><output id="pjbtt"></output></output></th>

<form id="pjbtt"></form>

      新聞中心

      您當前位置:首頁 >> 白芍種植技術

      白芍種植技術
      發布時間:2015/5/21   瀏覽量:1119

      (一)選地整地

      栽種芍藥的土地,必須經過3—4年白芍收獲之后才能翻土,因此,栽種前整地務必精耕細作。前作收獲后,選晴天不粘腳時,深翻30-40厘米,將土塊耕細整平,并施入有機肥與三元復合肥40—60公斤。

      (二)種植

      栽種前須將芍芽根按大小分為兩類,分別栽種,以便日后管理。種栽大,管理得好,可提早一年起土收獲,栽種時間一般在寒露前后,越早越好,最遲不能超過霜降,如過遲,一方面因貯藏的芍芽已發新根,栽種時易弄斷;另一方面,栽后氣溫漸低,發根不好,影響次年發芽生長。栽種時開穴,行距40-45厘米,株距30厘米左右,穴深16-20厘米,每畝可以種3500-4000株,開穴后,每穴放芽1-2個,留主根2-3條,根部宜分叉斜種,芽向上,覆土與畦平,以芽在地下5厘米左右為宜,覆土操作應細致,土要細碎,不能用土塊覆蓋;土塊覆蓋的芽頭不能與土壤緊密結合,通風強,芽頭易受干旱及凍害,會延遲發芽甚至不發芽。

      (三)田間管理

      1、中耕除草:芍藥最怕草荒,尤其在栽后的第二年,由于株行距寬,每株發出的苗不多,雜草容易滋生,若不及時除草,便會妨礙芍藥生長。因此,栽種后幼苗萌發出土時,即應中耕除草,以后約隔一個月進行一次,務必達到土松、無草的要求。每次中耕,只能淺松表土3-5厘米,以免傷根,并注意勿將苗芽弄斷,如果弄斷,當年就不再萌發,影響生長。若規;N植,建議使用除草劑。

      2、追肥:芍藥當年栽種后,不必追肥。第二年與第三年追肥4次。第一次在3月份中耕除草后,第二、第三次在5月-7月,每4次次在11-12月。第四年春季根據芍藥生長情況可以追肥1-2次,每次追肥均應在株旁開穴或開環狀淺溝施入,施后覆土,以免肥料流失。建議追肥量為三元復合肥15—20公斤與生物有機肥。

      3、灌溉排水:芍藥較耐旱,但若久晴過干,對生長不利,故旱時仍須灌溉,芍藥又怕積水,常因積水而引起病害,故應更注意排水。

      4、摘蕾:在4月中旬現蕾時,選晴天將其花蕾全部摘去,以利集中養分,促進根的生長,提高產量和質量。摘蕾不宜過遲。


      5、間作:栽后1~2年內,植株生長緩慢,發棵小,為充分利用土地,可間作蔬菜、豆類、芝麻作物。一環。、


      (五)病蟲害防治

      病害:

      1、白芍銹。菏前咨稚a上威脅較大的一種病害。5月上旬開花以后發生,7-8月嚴重,直至地上部分枯死,時晴時雨,溫暖潮濕或地勢低洼容易積水的情況下易發病。

      防治方法:芍藥收獲時,將殘枝病葉收拾燒毀,減少越冬菌源。選擇地勢高燥、排水良好的地作高畦種植。藥劑防治可用三唑酮、農抗120等。

      2、灰霉。翰【饕跃穗S病葉遺落在土中越冬,5月開花后發病,6-7月較嚴重,并一直危害地上部分枯死為止。陰雨連綿或露水較大的情況下,容易發病

      防治方法:芍藥地要實行輪作,選擇無病種芽進行種植,雨后及時排水,平時增強田間的通風透光度,藥劑防治可選用多抗霉素、異菌脲、速克靈等。

      3、根腐。褐饕:ι炙幍母,受害植株根部常出現半邊水漬狀的腐爛。

      防治方法:下種時用多菌靈浸種,主要應注意開溝排水,降低田間濕度。藥劑防治可選擇惡霉靈、福美雙等。

      蟲害:

      1、蠐螬:5-9月危害嚴重,幼蟲蛟食白芍根部,使芍藥的根部表面形成許多斑孔,影響產量和質量。

      防治方法:用辛硫磷或樂斯本澆灌。

      2、小地老虎:一般4月-5月份危害嚴重!静墒占庸ぁ  芍藥以根入藥,用種子育苗的4—5年,用芍頭栽種的3~4年收獲,于9月采挖,除去根莖及須根,洗凈,刮去粗皮,入沸水中略煮,使芍根發軟,撈出曬干,一般畝產干品250千克。

      亳州市華峰中藥材種苗有限責任公司 版權所有 地址:亳州市譙城區站前路交易中心102號 手機:13966870338 聯系人:王峰 技術支持:
      您是第位訪客 皖ICP備17026393號-1
      日韩高清无码视频|国产高清国际精品福利色噜噜|自拍亚洲日韩一区|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